发件人:未知。
主题:善意的提醒。
内容:别碰那段录音。
阿Ken挑了挑眉毛,手指飞速敲击键盘,追踪发件IP。
几秒后,结果显示:林氏集团法务部专用服务器。
他嗤笑一声,毫不犹豫地将邮件截图,直接转发给了通讯录里一个名为“承宇”的联系人,并附上了一句话:“他们慌了。”
中午十二点,舆论的火焰被再次添了一把干柴。
在小秦的精准推动下,“我记得她”话题下的一个子挑战——“晒出你的奋斗笔记”,在最大的社交平台全面引爆。
这个挑战仿佛打开了一个泄洪口,让无数被压抑、被误解的声音找到了共鸣。
“我也曾被人说太敏感、太情绪化。”
“她们叫我歇斯底里,可我只是不肯对不公闭嘴。”
“他说女人没必要那么要强,我把他拉黑了。”
一位建筑系的女生,晒出了自己画满了修改批注、甚至被咖啡渍弄脏的建筑图纸,配文道:“我在工地实习时,带我的师傅说‘女人干不了这行,回家带孩子吧’。今天,我的这份设计,进了全国青年建筑师大赛的决赛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短短几小时内,数十万用户上传了自己的笔记、图纸、代码、实验报告……那些照片或许粗糙,但充满了力量。
热搜榜前十中,有六个词条都与此相关。
苏明玥的个人危机,被巧妙地转化成了一场关于女性困境与自我证明的公共讨论。
舆论的风向,开始发生了微妙而不可逆转的转变。
下午四点,一辆黑色的轿车悄然停在苏明玥的办公楼下。
周宁,国内顶尖的司法技术鉴定专家,亲自将一份密封的报告交到了小舟手上。
办公室里,苏明玥拆开文件袋,一页页地翻阅。
她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结论部分。
报告用最严谨的科学语言指出,林景深公布的那段所谓“私密语音”中,存在三处明显的音频断层。
频率波形的突变点,与他声称的原始录音设备采样率完全不符。
而最致命的一击是,那句最具煽动性的“我要毁了你的一切”,经过声纹情感状态建模分析,实际上是由两段不同情绪、不同时间录制的语句拼接而成。
“我要毁了”这半句,声纹显示处于一种冷静、戏谑的状态;而“你的一切”,则来源于另一段情绪激动、近乎崩溃的语音。
伪造得天衣无缝,却骗不过顶级的技术分析。
苏明玥看着报告末尾那个鲜红的、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,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。
她抬起头,对小舟低声说:“证据、舆论、人心……都到齐了。现在,轮到我们来定义真相了。”
晚间八点。
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等待苏明玥的回应,但她没有召开任何记者会,也没有发布任何声明。
她出现在了一场面向全球直播的高端经济论坛答辩会上,主题是“新兴资本的伦理边界”。
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,长发束在脑后,冷静、专业,仿佛外界那场滔天风暴与她毫无关系。
论坛的后半段,主持人终于忍不住,抛出了一个试探性的问题:“苏总,我们知道您最近正处于舆论中心。很多人关心,一个决策者的私人情感,是否会影响到她的公共决策和商业判断?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”